省级传承人——洪少华

发布者:ygw发布时间:2025-03-05浏览次数:10

个人简介

洪少华,1974年月10月生,汉族,汕头市潮南区人,广东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英歌(潮南英歌)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潮汕著名英歌舞家洪飞英之长子,1995年继承西岐捷英英歌队、西岐英歌队,2013年创立洪少华英歌队,2016创立洪少华英歌工作室,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系13级表演专业传授广东潮汕英歌,韩山师范音乐学院英歌舞大师工作室技能大师潮南区职业技术学校英歌舞首席教练,潮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潮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讲师,潮南区优秀文艺工作者,潮南区新时代文明传习辅导员,2014年家庭获评“最受推崇的十大潮人家风”2016年家庭获评“全国最美家庭”,先后传授西岐捷英英歌队、西岐英歌队、洪少华英歌队、简朴英歌队、沟湖英歌队、溪美朱英歌队、上厝英歌队、家美英歌队、谷青英歌等,以及各舞蹈学校、学院传授英歌舞。



自幼酷爱潮汕英歌舞蹈艺术, 出身于英歌舞世家,幼承家父洪飞英学习家传骨伤科医术、拳术、英歌舞,打下扎实的演练基础而后师从中国著名武术家祖小旺师傅学习传统武术及国家竞技武术套路。学以致用,并依托于传习课得以实践,保留了潮汕地区英歌舞种类的来源和动律,以及不同流派不同地区的风格特点,创作以梅花旋棍”为基本槌法。选取南拳器械中的滚、点、挫、批、戳等打法;弓步、马步、虚步、麒麟步、歇步等步法;融入武术中的刀、棍、剑、斧、枪等器械动作;以单打、双打、四人和多人混合对打法方式;形成上、中、下三盘式。阵形以两翼伏兵、梅花点打、四门通打,巧巩重围、八卦阵图、三角奇图、罗汉阵图等舞蹈阵形。融入舞蹈和戏剧的动态特点取其威武、勇猛神态。既继承了传统潮汕英歌,又形成了动作勇猛、刚劲有力、舞姿古朴、场面恢宏、气势磅礴的独特艺术风格。

先后受邀录制了央媒CGTN《传承中国》、CCTV《下一站出口》、广东名片《潮汕英歌舞》、腾讯视频《非遗新生代》、深圳卫视《温暖在身边--有志者·创》、汕头宣传《战舞英歌》、侠义英歌少年--《记录养老反诈骗》宣传短视频、广东卫视《飞越广东·百千万巡礼--汕头潮南山东卫视《戏宇庙》、凤凰卫视《凤凰聚焦—中国春节申请非遗》节目等媒体宣传,在此期间,他尽自己所能,以省级非遗传承人的身份向外宣传英歌文化与精神,将英歌本身的内容及背后的故事阐述给更多的人聆听,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这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完成自己作为传承人的使命。

代表作曾在1989年代表广东队参加全国首次性大型民族民间舞蹈—“中国舞蓉城之秋”活动,荣获最佳节目奖、最佳代表队奖、最佳方队奖;还受到专家的热情称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属国际民族艺术组织副主席、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文化部艺术局专员贾作光,观看了西岐英歌队的精彩表演后,挥毫给英歌队题辞:“英歌飘香万里”,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资华筠所长挥毫为西岐英歌作了“民族魂魄,英武豪放”的题辞,中国舞蹈家协会理事、中国舞协教学学会副会长、北京舞蹈学院唐满城教授也热情地挥毫题曰:“英雄气概,豪迈之歌,壮哉美哉,西岐英歌”。还有其他几位专家学者通过题辞表达他们对西岐英歌的好评。

1990年参加广东省第八届运动会开幕式。

1995年应邀参加香港95中秋彩灯会

1996年参加文化部举办的全国第六届“群星奖”荣获银奖 

1997年参加公安部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

2019年参加泰国中泰文化交流大会;

2024年参加第十二届澳门国际旅游博览会。